大佛寺東街新安裝的路燈灑下柔和的燈光,錢糧胡同在路燈的照耀下更顯古都風韻,民旺北胡同的老居民晚上更愿意出來遛彎了。記者今天上午從東城區“百街千巷”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指揮部了解到,僅一年的時間,東城50條主次干路、212條支路胡同中就新增路燈6687盞,“天上沒線,地上有亮”,道路平均照度翻了4倍。而仔細觀察不同的路燈還會發現,有的路燈略仰著頭,有的則低垂著頭,全是根據背街小巷的不同特色而量身打造的。
“我們這里以前沒路燈,晚上出門都得自備手電。”過去,只要一提起晚上出門,家住東華門街道普渡寺后巷的居民就發愁,胡同中“有路無燈”,手電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。為了解決路燈照明這一問題,東城區城管委開始進行實地普查和調查走訪,在征詢居民意見后發現,原來路燈存在著不少的問題。比如,有的路段存在有路無燈的情況;有的路段雖然有路燈,卻長期不亮;有的照明基本依靠掛在電線桿上的燈泡,而電線桿的位置又不固定,照明間距過大;有的則被樹冠遮擋覆蓋或是死角過多,有的干脆被雜物包圍根本無法上桿進行維修。除了照明問題之外,在進行架空線入地改造之前,不少胡同的上空,橫七豎八布滿粗細各異的線纜,有的比手指還粗,細的線纜則隨意扎成一捆。電線桿的高矮材質也各不相同,有水泥線桿,還有看起來年代久遠的木頭線桿。
從去年10月開始,東城正式啟動路燈架空線入地和路燈改造。記者從東城區城管委了解到,截至目前,50條主次干路、212條支路胡同,共計133公里的路燈改造全部完工。共拆除老舊路燈2678盞,拆除路燈架空線287公里。西總布胡同、民旺北胡同、錢糧胡同、大佛寺東街、藏經館胡同,什景花園胡同、甘雨胡同、西堂子胡同、錫拉胡同、北新橋頭條、育樹胡同等262條胡同的6687盞路燈已經安裝完畢,全部亮燈。道路平均照度翻了4倍。為了避免將道路“開拉鏈”反復施工,在路燈施工期間,區域內電力、通信、自來水、消防管線等還實施了交叉作業。為了防止施工后的路面凹凸不平打著“補丁”,施工完畢后,立刻對道路進行了無痕化修復和園林恢復。
如今走在東城的大街小巷,抬頭便會發現,不同街巷的路燈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,有的略仰頭,有的則燈頭低垂。記者了解到,考慮到胡同風貌和居民意見,需要安裝路燈的街巷,均由專業技術人員提前實地探查,形成設計圖后,還要再向居民征詢設計圖意見。路燈則根據道路等級、道路寬度、周邊居民的居住條件等因素,因地制宜地被設計成了多種不同的類型。比如,通常情況下,步道燈之間的間距被設計成每隔3.5米一盞。在寬度大于5米的胡同內,燈頭被設計成略有仰角,以此來擴大照明范圍。而在寬度小于5米的胡同支線,燈頭則改為垂直向下照射,這樣可以避免路燈的光線影響臨窗居民休息。在綠化區域,選用的是360度照明燈。在天壇等傳統古建周邊,盡可能選用仿古造型燈,并加強支線、夾道、公共衛生間的照明建設。所有新換上的路燈全部改成了高效節能的燈具。
記者從東城區城管委了解到,東城根據前期摸排的情況,特意為“有路無燈”的道路編制了一本臺賬。下一步,將更新臺賬,解決今年路燈架空線入地未覆蓋區域的照明問題。而明年,則將繼續實施29條“有路無燈”道路的照明建設。